您当前的位置:化工人才网 > 职场资讯 > 职业指导

尝试一个月“零社交”,能否让生活更高效?

来源: 时间:2017-10-23 作者: 浏览量:

  拒绝一切社交生活会是什么样?近日,英国广播公司(bbc)网站刊载了自由作家马德林·多尔的一篇文章。马德林·多尔在采访了多位成功人士后发现,这些艺术家、作家、企业家如此高效多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——没有社交生活。

  由于工作性质,多尔经常在家办公,因此她一度认为保持积极的社交是非常必要的。经过统计,多尔平均每周有22小时用于社交。这一数字让她感到惊诧,也产生思考,如果把这些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和个人身心建设上,会怎样呢?

  于是多尔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拒绝与朋友见面。“零社交”究竟是否能让生活更高效呢?

  克服错失恐惧

  事实上,有时社交只是为了克服错失恐惧症。试想,周六晚有好几个不错的邀约,究竟该选哪一个?焦虑和恐惧的根源在于害怕作出错误的选择。无法拒绝他人的邀约,害怕错过任何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活动。但正是这些“鸡肋”的安排无形中分散了注意力,挤占工作时间。

  在一个月的“闭关”中,多尔取消了所有社交活动:不喝酒,不约饭,没有派对,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任何活动。

  在拒绝社交后,多尔只有一种选择——在家待着。这种“限制”让多尔的内心反而多了一份平静,无需为如何选择而纠结。拒绝社交后,多尔不仅有更多时间工作,也有更多时间用于做饭、健身、阅读,不再熬夜,开始享受闲适而规律的生活。

  但即便在下厨和健身中找到了乐趣,留有太多空闲时间的“零社交”生活还是让多尔感到无趣和孤独,“总觉得无所事事”。

  不过慢慢地,多尔尝试着接受生活的无趣,享受独处的时光。独自散步,在咖啡厅小憩,甚至做做白日梦,多尔再也不用急着去填满自己的生活。

  无所事事的重要性

  《今日心理学》杂志编辑艾米·弗里斯认为,慵懒闲适的生活节奏对创造力至关重要。当大脑放空时,就会自动连接记忆、情感和知识存储系统,因此,偶尔走神和放空有助于创造性思维。

  在一段时间的“零社交”生活后,多尔经常进行头脑风暴,迸发出新想法,重新规划工作。

  澳大利亚心理健康研究院ceo佩德罗·迪亚兹说,无所事事可以和社交一样让人感到振奋,而且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。

  美国心理学杂志2016年的一项研究论证了这一观点。在对48位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、情绪、疲劳和压力等指标进行12天的测试后发现,外向型行为可提升情绪和精力,但也会在3小时后产生高度疲劳。研究还显示,无论是社交、工作,还是学习,都会对人体产生消耗。

  这项调查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也许并非社交频率或工作量导致我们精疲力竭,而是我们缺乏适当的休息。

  在这个以忙碌为荣的社会,人们认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法拒绝社交,一旦没有社交活动就无法建立人际关系。过度工作取代了悠闲的生活方式,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。“当你展现出你很忙,就意味着你很有社会地位、很受重视,这不是因为你穿得有多好,而是因为你被极度需要”,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一位学者说。

  当然,拒绝社交也有弊端。对于很多人而言,社交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在职场中拥有“挚友”的人比没有朋友的人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。同事间的情谊可以激发进取心和意志力,社会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职业发展。

  成功源于两者结合

  与其努力寻求工作和生活间的平衡,不如将社交带到工作中。多尔认为,职场成功的秘诀并非完全拒绝社交,而是将两者结合。

  美国家庭与工作协会发现,对工作和社交同样重视的人一般更健康,在工作和家庭中都能做得更好。如果你只侧重一方,一旦发生意外,将遭受毁灭性打击;如果你有其他的爱好,比如运动、社团,或拥有自己的朋友圈,那么你将变得更全面。

  在这一个月中,多尔并没有将多余时间都扑在工作上,而是学着如何发散思维、拓展兴趣,比如去健身房、弹钢琴和冥想。她意识到,不能一味地拒绝社交,因为社交是工作中无可避免的一部分,也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。

  又回归到一开始的问题:成功究竟源于什么?不全是因为工作,也不都来自社交,也不是绝对的平衡,而是每天都能有工作、社交、独处,并在间隙中安排适当的休息。

 

 

 

化工人才招聘网-找工作,上化工人才招聘网!中国化工招聘网,化工厂招聘,化工企业招聘,找工作,找人才,企业招聘.
分享到:
分类浏览